智能网 疫情下汽车零配件仓储物流急需无人化、智能化

2022-05-12 16:10:39

业界有句俗话,搞定车厂物流,制造业的物流就没有难题了。这句话传达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:汽车物流是一个涉猎面广、技术复杂度高的领域。其中,汽车零配件物流因为种类庞杂、包装不规则、分布区域广等特点,又是汽车物流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,且不说制造一辆汽车的繁杂程度,即使一个车间的零配件可能就有几千甚至上万量级,从螺丝到车门,零件更是千差万别。

 

汽车零配件物流包括外部物流和内部物流,前者指供应商将物料运输到仓库的过程,后者则是将仓库内物料送至线边的流动过程,通常涵盖进厂卸货,收货入库,存储,备料,配送,线边管理等环节,相较之下,内部物流的难度和复杂度更大。成本高、变化快、管理难是汽车零配件内部物流的主要难题。

 

近年来,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,汽车行业竞争加剧,利润收窄,汽车厂商对于降本增效的诉求更为迫切,当这些压力向上传递到零配件内部物流环节时,对传统物流系统提出新的挑战。同时,疫情下汽车行业需要平衡防疫和稳产高产,内部物流各环节的无人化(少人化)、智能化,既是最优解,也是迫在眉睫。

 

直击行业痛点

移动机器人迎来契机

当前,汽车零配件内部物流各环节仍存在大量手工操作方式,耗费人力且作业效率和准确率低。以拣选和盘点为例,在国内普遍使用的“人找货”模式下,工作人员需要携带胶带,扫码枪等设备在厂内步行巡检,找料,手动核实订单数据,工人疲于应对各种日常及异常状况。特别是对于很多采用精益管理的国外企业,由于他们的物料颗粒度小,SKU种类划分细,传统模式更难以为继。

快速迭代的市场需求为移动机器人(AMR)的技术升级和飞速发展提供了契机。移动机器人的应用价值从以下数字可见一斑:一个年产24万辆汽车(60 JPH)的总装车间,在两班制情况下采用传统叉车卸货模式,需要卸货叉车36台,叉车工72人。而如果以AMR代替叉车搬运货物进入仓库,作业时间可减少50%,相当于减少叉车18台,减少叉车工36人,仅此一项,就能帮助企业一年节约400万元。
 

另一方面,应用到汽车零配件内部物流的移动机器人要跨过很高的技术门槛:移动机器人要同时满足工艺、包装、上线方式、运行环境、生产节拍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严苛要求,这意味移动机器人必须是集产品线完整性、适配性、系统调度及运行逻辑能力、安全性、稳定性、厂商系统集成能力于一身的“六边形战士”。